青岛小公司有必要开发自己的微信小程序吗
小公司有必要开发自己的微信小程序吗?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,用户不关心是否安装太多应用的问题,用户希望应用无处不在随时可用!
1.微信小程序开发后,不能直接发布,需要经过审核,类似App Store,但版本迭代是否经过审核,如果需要经过审核那么审核的周期是多少?
猜测:微信小程序的页面是基于web的,web页面是开发者所提供的,也就是C端用户肯定还是直接访问开发者服务器中的数据,正常来说这个web页面的迭代是开发者可以直接迭代并展示给C端用户的,但微信是否会提供一个web的封装入口以限制开发者必须通过审核才能迭代呢?
2.微信提供的小程序开发文档,还提供了比服务号更详尽的设计规范以及布局时会用到的控件,上文也提到过,微信一定会提供一套规范来约束/引导开发者,也要让微信小程序有统一的操作习惯、UI 规范,这类似 iOS 和 Android 都有不同的设计规范。
3.比服务号更强的能力。微信小程序不同于服务号,服务号的功能需要全部在webAPP中提供,而小程序是微信中的native程序,是有缓存能力的,C端用户订阅(暂且这样说)某小程序后,当有缓存的时候不仅会提高用户体验,同时也加快了程序加载速度,用户在网速不佳的时候的等待时间将大大减少,同时带来的一个问题是,微信更大了,我的微信 APP 占用手机空间在16G 左右,而一些微信深度用户或者资深从业者可能要达到20多G,这比最小的iPhone容量16G还要大很多。
还有一点值得考虑的是小程序与服务号的关系,服务号是否可以转为应用号?这个不得而知,但我相信肯定有大批的服务号是想转变为应用号的,一些服务号的功能属性远大于媒体属性,例如有硬件设备连接需求的服务号、京东购物的服务号、滴滴出行等服务号,如果让这些服务号主体再去开发小程序未免太折腾,主体下的服务号和小程序之间功能也会有重叠,浪费资源,也占用用户的资源,所以我的猜测是认证的服务号是可以转(升级)为小程序的。在之前订阅号是可以“升级”为服务号的,如果有这个可能,微信可能也会给出是否“升级”的选择;因为从得到的消息来看,微信的态度是订阅号、服务号、企业号、小程序是完全并行的四种形态,所以服务号的继续存在一定还有其服务号的意义,但如何升级不得而知,例如粉丝迁移?微信小程序的用户是不是还有粉丝这一说?应该叫用户?
4.在全面开放申请之后,主体类型包括个人、企业、政府、媒体或其他组织,这一点很有意思,小程序是有个人主体类型的,我们知道订阅号是可以申请个人主体的,但服务号不可以为个人主体的,对此我有很多的疑问,小程序是有微信支付能力的,而小程序可以面向个人开放?税务问题呢?对于个人来言的可信度整体来说一定要小于企业的可信度的,或者小程序的开放也是对不同组织有区别对待?例如个人开发者是没有微信支付功能的,不然收款到哪里?个人账户?服务号的微信支付都是关联企业对公账户的,微信不会给你提供逃税的能力。
5.小程序是可以与APP打通,但并没有提与服务号的打通,其实与服务号的打通是完全没有问题的,但微信并没有提这一点,猜测服务号是可以升级小程序的。但不支持小程序与 APP的直接跳转。(能做的都在小程序内做就好了,搞那么多跳转没有意义)
6.小程序不会是应用分发市场,而是一个开放平台,小程序更多的是提供优质服务的,这个服务可以比服务号更宽泛。现在的微信订阅号是媒体属性的,服务号是功能+媒体(消息触达)属性的,小程序应该是功能+消息触达的,小程序会不会有推送图文这回事?可能有,但我的观点倾向于没有,有的是消息触达,但没必要做图文了。
7.小程序是否会对开发者收费?对比iOS 开发者,iOS 开发者是收费的,两者都是需要经过审核的,虽然现在没有任何关于小程序是否面相开发者收费的消息,但这并不是不可能,服务号、订阅号的认证是收费的,认证之后获得了未认证所没有的能力,比如微信支付;我猜测小程序是会有收费的通道,类似认证费一样(但可能不会叫认证费),然后获得未认证所没有的能力,或者叫其他名字的费用,按年收取。
8.小程序一定还有消息触达的能力,但群发能力(相当于APP的消息推送)次数限制应该还是会有的(是否与服务号的4条一致?),其他业务通知使用消息模板来解决,但消息模板的UI是否应该变一下了(招商银行的消息模板已经变了,消息模板上也是有菜单选项的),微信应该也会提供屏蔽小程序消息的选项,不然恶意营销的企业会烦死用户的。
9.青岛微塔罗信息科技公司是专门开发微信小程序的科技公司,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,把需求交给我们,给你一个满意的微信小程序,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流量,更大利润。